關于心理谘詢的一般問題的解答
發布時間✮:2017-01-05 15:48:39 字體:小大
1. 哪些人需要看心理谘詢師🦵🏽?
就象一個身體上很健康的人🙌🏿,也最好每年做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一樣🤽♀️🙆🏻♀️,每一個正常人都應該每年花一點時間去看心理谘詢師8️⃣。看心理谘詢師不僅僅是解決自己的心理疾患,而更應該是使自己的心態更加健康,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在西方發達國家🉐,上到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均把看心理谘詢師視為一種高貴的精神消費。
2. 哪些人必須看心理谘詢師🖐🏼?
l 情緒低落或情緒不穩,時間超過三周未緩解🤱🏽;
l 長期軀體不適,經軀體檢查未發現明顯器質性改變;
l 人際關系出現嚴重問題;
l 自覺工作壓力過大;
l 長期失眠;
l 遭遇重大生活挫折;
l 長期家庭糾紛;
l 兒童學習困難。
3. 心理谘詢對什麼樣的人效果最好?
⑴ 來訪者願意接受心理谘詢♘🚵🏻♀️,希望自己在感受和行為上做出改變🚺,而且希望從谘詢中獲得幫助🧏🏿♀️🧑🏽🎤。
⑵ 來訪者是一個能夠充分表達和反思自己經曆的人。動機比較高的人在谘詢中頗為合作,與谘詢師坦誠交流,而且承擔來訪者角色的不同方面。在心理谘詢中👰🏼,這些人最可能獲益,而且也確實獲益最多。
4. 心理谘詢師一般用什麼形式來解決來訪者的問題?
首先❗️,是個別談話👷🏼,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心理谘詢;第二,其它方法☝️,如家庭治療🙇🏽、集體心理谘詢🙍🏼、各類活動小組等等💟。
5. 心理谘詢有哪些方法?
有人做過統計,全世界大約有250種心理谘詢的方法,但獲得廣泛認可的只有三種⛔,即: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的谘詢方法。其它方法如認知治療🧑🏽🏫,系統式家庭治療等也在蓬勃發展中。
6. 我怎麼知道哪種方法最適合我?
您當然有權利知道谘詢師主要用什麼方法對您做谘詢👨🏼🔧。但是您沒有必要過多考慮哪種方法對您最有效。谘詢師自會做出判斷和決定。過多地注意方法的異同會被理解為下意識地拒絕谘詢的行為。
7. 心理谘詢中心的谘詢師主要使用哪些谘詢方法🧛🏿♀️?
以上提到的方法均使用🍩,但各個谘詢師之間稍有不同🤏,不同谘詢師也會有不同的谘詢風格。
8. 系統的心理谘詢一般需要多長時間?
一般一次50-60分鐘,一周一次♻,亦可以一周幾次。短程的谘詢一般會持續20-30次🎳,長程的谘詢時間會更長,一年到幾年。
9. 怎樣收費?
按谘詢師不同,一次谘詢收費有200元、300元和400元三個收費標准。
10. 為什麼要這麼長時間👨🏻🦳🦑?
心理問題不是一兩天形成的,當然也就不可能幾次谘詢就將它們解決掉。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都與性格有關。成語說©️👃🏽:改變性格比改朝換代更難。心理谘詢的最終目的是心靈的成長🍪。成長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11. 什麼是長程谘詢🧚🏻♀️、短程谘詢和限時谘詢?
所謂長程心理谘詢,是指谘詢時間較為長久,如超過半年🤛🏼🙆🏻♂️,甚至一兩年或更長。其谘詢的目的不僅在于使症狀與問題消失👨🏿🦳,還在于改善性格與行為的方式💜🚴🏽♂️,故需要的時間較長。其谘詢重點放在深層心理探索🪼,完善人格🤵🏽。短程心理谘詢是盡量在短期內完成一個階段的谘詢任務,主要解決一個重點問題🫲🏻,不把範圍無限制地擴大🙋♂️。限期心理谘詢是指在谘詢開始時,谘詢者與被谘詢者之間就立下一個共同的目標🫱🏿,在一定的期限內做谘詢。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彼此有個事先的計劃與了解,並可針對此約定的期限去盡量努力👴🏽,力求具體的改善。
12. 會談前會是否一定要做心理CT(心理測量)?
不一定⚃。心理測量內容主要是有關谘客近期的情況,故有助于谘詢師全面地了解您的心理狀況👃。雖然心理谘詢師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但有時也難以避免主觀性,對您的評估不夠客觀和准確。必須說明的是心理測量不是特定儀器,您對問題的理解及回答問題的態度等等都會影響測量結果📘,所以我們測量結果解釋要結合您的其他情況。也就是說會談資料與測驗結果互相對照,互相印證🧔♀️,才可以使心理谘詢師對您的認識更准確。
13. 看心理谘詢師以前需要做什麼准備?
基本上不需要做准備工作。有人來之前將自己的問題寫在紙上,見了谘詢師就照著念,這並不好🙇🏽。谘詢師希望跟您有直接交流,而不希望跟您隔著點什麼,哪怕是一張稿紙🦹🏿♀️。
14. 為什麼要預約?
看心理谘詢師是必須預約的。而且預約要准確到從幾點到幾點🤨。現在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了,看心理谘詢師的人越來越多了🎧,如果您不預約🤾🏻,就會影響谘詢師的工作程序,也影響其他來訪者就醫🟫。您預約的時間是與您的心理谘詢師做具體面談的60分鐘,這樣就不會和其他來訪者有時間上的沖突,如果取消預約,必須至少提前壹天。
15. 心理谘詢師是什麼樣的人👨🏿🍳?
心理谘詢師首先是一個自然人🧑🤝🧑、社會人、普通人,跟普通人一樣,要工作學習🦆,面對社會環境和現實,擁有普通人的所有情感,跟普通人一樣也有很多困惑和煩惱🙍🏿♀️。第二、心理谘詢師是一種職業角色⚓️,他們感情豐富、細膩,對心理的變化觀察敏銳,經常能夠感受到自己和他人心理上複雜情緒🥷🏻,而且願意用學到的心理理論和技術去幫助有心理困擾的人🤜🏽🧑🏻🎓。
16. 對心理谘詢師什麼都說嗎?
在您覺得安全和對谘詢師完全信任的情形下,您應該把您的想法和您對谘詢師的看法全部說出來🐇。這樣才有利于谘詢師全面了解您的情況🧔🏼🧑🏼🎤,也有利于谘詢師與您的交流。安全感和信任感是逐漸建立起來的🧑🏽🍼,也就是說需要一段時間🎁,您不可能一開始就決定信任谘詢師。但是,如果經過多次谘詢都沒有建立對谘詢師的信任感,那您就需要開誠布公地與谘詢師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17. 什麼情形下需要換心理谘詢師😮💨?
不論是因為什麼原因,在您強烈地覺得這位谘詢師不適合給您做谘詢⚰️,或者谘詢師自己認為他不適合給您繼續做谘詢時,您都要考慮另找一位谘詢師。但是您應該與谘詢師直接討論這個問題👉🏻,而不應該不辭而別。此外,這位谘詢師有義務給您推薦一位他認為適合您的谘詢師🏋🏿♂️。至于您是否去找那位他推薦的谘詢師,則完全由您自己決定。
18. 如果症狀很快消失了🤰🏿,還需要做完30次的谘詢嗎?
是的🏈,最好做完。這樣有助理解症狀產生的深層的原因,以避免複發。
19. 做完30次谘詢,可以產生哪些效果?
由于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異,心理谘詢在不同的人身上產生的效果也有相當大的不同👇🏽,就象同一個老師教的學生中🚣🏽♀️,有的學生可以學的很好,有的學生學得不太好一樣。一般來說🧿,做完30次谘詢,可以不同程度的達到以下目標:症狀的緩解🧜🏼、對自己更多的了解。但是,如果您過多地注重療效,在某種程度上會被理解成下意識地拒絕探索自己內心世界所引起的焦慮的表現😂,或者是您在日常工作中總給自己施加過大壓力的行為模式的重複🥶。
請記住一句英語格言🤒:THE ROAD IS THE GOAL。譯成中文是👩🏻🦼:道路就是目標。
20. 我能在谘詢以外的時間跟心理谘詢師聯系嗎,如打電話♠️、發短信?
最好不🧑🏼🎓。您和您的心理谘詢師是谘詢關系🐘,最好只在谘詢時間接觸。要盡可能避免發展谘詢以外的任何關系👩🏻🦳,如朋友關系等等。但是🦟,在經過討論之後,谘詢師也可能會根據情況給出他的聯系方式🧘🏼♀️。在谘詢時間之外,您如果有非常嚴重的問題需要立即跟谘詢師談一談,您當然可以跟他聯系。若不是非常重要的事,那最好是在谘詢時間談。您也最好將您的恰當的聯系方式告訴谘詢師👨👧👧,以便他在非常特殊的情形下能跟您聯系,如他因故不能上班,預約必須推遲等等。
21. 我能通過熟人做心理谘詢嗎?
不能。看其他科的谘詢師也許可以找熟人,但看心理谘詢師不行。因為心理谘詢師必須保持情感中立,您如果是他的熟人,他就很難做到中立了。這會極大地影響谘詢關系👩🏽✈️。
22. 心理谘詢師會對我的問題保密嗎?
這可能是來訪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為來訪者保密,是對心理谘詢師的職業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在保密的內容上,有三個層次🏘:
A.絕對保密的內容:任何您個人所獨有的資料都是絕對保密的,如您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等等。所有這些內容沒有您的允許,谘詢師沒有任何權利告訴第三者🤹🏼♂️。
B.相對保密的內容:指並非您獨有的那些材料,這些材料即使有人知道了也無法據此判斷那就是您👨🏼🔬。例如很多心理問題的表現,都是成千上萬來訪者所共有的👰🏽♂️,沒有人能通過這些表現來確定那就是您🚵🏿♀️。心理谘詢師有時需要將您的這方面的情況與他的同行討論,以便給您提供更好的谘詢⚾️。
C.不承諾履行保密義務的內容
1)觸犯相關法律(如,您可能對自己或他人構成危險;您有虐待兒童🙆♀️、老人或需要依靠您生活的人的嫌疑等)
2)您的情況比較嚴重🧑🏿🎤,並涉及到自身的安全(如自殺🧚🏼、自殘、嚴重的抑郁等)🧑🏿🔬,我們會在必要時👮🏿,通知您的親屬或監護人💦,並同時征求您的意見,以確保您的安全。
23. 為什麼這麼貴?
也許應該問🧙🏽♀️,為什麼這麼便宜🧝?因為相對于國外及國內發達地區的收費標准,我們的收費幾乎只有象征性意義🧖🏽♂️。在國外🧑🏿🎓,只有很富有的人才看得起心理谘詢師,而在貴陽,這樣的收費一般收入的人都付得起↕️。再者,心理谘詢師付出的是強度極高的腦力勞動,理應獲得與之相應的勞動報酬。估計在不久的將來🕵🏻,收費還會大幅度提高☁️。
除了以上問題以外,當然還有其他的問題,您可以跟您的心理谘詢師討論您的任何疑惑。任何相關的討論都有助于谘詢,不要擔心會浪費谘詢的時間。